close

圖片是【關於愛】的劇照之一,台北篇。

因為一個好朋友,得以參加【關於愛】的首映會。(說到這個,我就很以我們學校為榮,也算是佔便宜,因為只要有新的台灣電影出生,導演通常都會到學校宣傳、開座談會。而我在這特別感謝那位好友勇敢的舉手發問,拿到了兩張首映的票、看了一場很棒的電影。^__^)
我必須很大膽而且驕傲的承認,易至言導演的那一段“台北篇--對不起“是三篇裡面最出色的,色彩非常強烈;但是,基於個人喜好,我還是偏愛很小品的“上海篇--再見“。第一、我喜歡小品,尤其喜歡那種古古舊舊的老城鎮、小鄉道創造出的氛圍;第二、“再見“,或說分離,是我最無法處理的情緒;第三、李小璐在最後對男主角喊的「Te quiero」我聽懂了,是拉丁文的我愛你。而且這種非到必要才告白的單戀蠢事我也做過,在畢業典禮後才跟喜歡的男生告白,一講完馬上就很沒種的掉頭就跑,膽小到不敢聽結果,在沒有機會的時間點上放手一搏,非等到自己沒什麼好失去的時候才敢開口。李小璐在劇裡也是一樣,男主角要走了才告白,而且還很沒用地故意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可是坐在電影院裡的我聽懂了。如果那時候塚本高史也聽懂了,會要計程車停下來嗎?

加瀨亮(阿鐵),要不要這麼像周俊偉?
范曉萱(阿思),一直都很喜歡的,不管是唱歌的她、演戲的她、寫作的她,都有一種我喜歡的味道,又天使又惡魔的味道,一種不具體的味道,一種兼具卻說不出、看起來很淡但其實很強烈的味道。然後,阿鐵和阿思跳起了雙人舞;然後,「對不起,我只是借用你的身體想念他」阿思在釘好的書架上無聲的寫著;然後,阿鐵載阿思去找“他“,「火雞很久了,康計康慨呀」是阿鐵帶回來的回應;(看電影的時候每個人都在那一段笑了很久,看完了電影,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我的翻譯是:「過去很久了,趕緊看開呀∼」)然後,阿鐵載阿思淋著雨離開,「謝謝∼」阿思靠在阿鐵背上輕聲說。看完電影很久的現在,有些電影介紹對台北篇的標題是“謝謝“,有些是“對不起“,我還是不知道哪一個比較適切,因為兩種情緒都一樣強烈。

陳柏霖越脫稚氣越像金城武,連聲音都像。有他在的電影,很難不可愛,也很難不陽光。不知道這樣對一個演員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印象很深刻的是劇中女畫家的那幅畫,每天隨著心情在畫布漆上不同的色彩,每天都有截然不同的風景、感覺。突然覺得,畫家,好透明,好容易洞悉,好單純;但作家、音樂家不也是?

這部作品無關於「相愛」,而是專注於「愛著」的人們。宣傳文案這麼寫著。雖然這是由三個短篇結成的一部作品,雖然這三個短篇的描寫主旨剛好是一段戀情中會發生的三段過程,雖然三個短篇裡的主角們都多少彼此有關聯,我還是喜歡把他當成三部作品來看。因為這是三對或說六個男女正在愛著的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有開頭結尾、高潮起伏、情緒強弱;最重要的是,看故事的我們會用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連結到與自己最靠近的那個故事,然後產生感動、衝擊。讓我想到在看完「藍色大門」(電影)的時候,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單純的戀愛,單純的友誼,有那麼一點點的愁,可是就只是一點點而已,雖然是說不上來的一點點。但坐我旁邊的好友,看完卻滿臉的淚痕,我心想:有沒有這麼誇張?她說,張士豪說的那句:「如果哪一天你不喜歡女生了,一定要跟我說喔∼」也有人對她這麼說過。突然,曉萱在書架上寫字的身影,跟桂綸鎂在體育館二樓的牆上寫字的身影在我的腦海裡重疊了。至於【關於愛】六個主角在不同的城市相遇、和彼此有那麼一點關係,我只能說這是凱文貝肯效應,世界真的很小。就算不在電影裡發生,也會在真實人生裡發生。

相關事件一:
那天我們看完電影分道揚鑣之後,回到家剛好趕上十點的「康熙來了」,來賓正好是【關於愛】的主角和導演,易至言、范曉萱、陳柏霖。我邊看邊在心裡說:嘿∼曉萱,又看到妳拉∼我剛看了妳演的電影,演的很好喔。真是太好運了,我同學拿到首映票,還邀我去看。
相關事件二:
之後,在法文課的空檔休息時間,我謹記易導演那天戲末的話(也實在是覺得這樣的情況太丟臉了(注)),拿著DM就在大家面前推薦大家這部電影,並央求大家要去看、要支持台灣的電影,不然以後台灣的電影就要靠別的國家支持或甚至在國外才看得到了。

注:電影結束後,導演易至言呼籲大家用盡各種辦法幫忙宣傳,如果覺得好看,請大家告訴大家,如果覺得不好看,也不用勉強說好看,至少聽過這部電影,有話題、新聞就達到宣傳的效果了。這部電影是日本、台灣、中國三地一起完成的,但是台灣的部份是由日本出資協助拍成,唉∼台灣的電影產業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ylus 的頭像
    xylus

    aLL mY liL ObsEsSioNs

    xy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