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 --Granada


Warning ahead!!!
本人決定用大量的引用文(來自其他網站的旅遊資料/史料)(如我一再強調的,沒事前做功課,所以在此也沒辦法給各位多漂亮的報告!So...deal with it!),加上本人及Peggie當時純粹因為好看所拍、但現在搭配起史料才恍然大悟的照片來敷衍各位,以證明我們確實有在這世界文化遺產留下腳印。


第一課--關於格拉納達(注1)這個城市
格拉那達小簡介:
刻在阿蘭布拉宮牆上有句話:「生命中最殘酷的,莫過於身處格拉那達卻是盲人。」這是號稱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是否過譽,真的是見仁見智了。當然,格拉那達的美麗,並非無因。它有其極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安達魯西亞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和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腳下,傲視環繞地中海的周遭城市。當然,格拉那達的美麗,並非無因。它有其極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安達魯西亞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和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腳下,傲視環繞地中海的周遭城市。城裡到處一片蒼翠,依傍三座山脈,東南方連接內華達山,西邊是平原;北邊有一道可愛的溪流,流至洛河再分隔阿蘭布拉山脈(Alhambra)和阿爾巴伊辛 (Albaicin)山脈;第三座山沙克羅孟德(Sacromonte,又名聖山,是吉普賽人聚居處)位於阿蘭布拉山脈北方。格拉那達群山聳立,與塞維爾、哥多巴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形迥然不同,其山勢秀麗,冬季時內華達山脈山頭籠罩在一片皚皚白雪中,是滑雪者的天堂。格拉那達自古以來,已是一個重要中心,留下了多種文明和文化的遺跡,令到這個城市有如彩虹般姿采紛呈,古代摩爾人的伊斯蘭教傳統混雜著現代社會的喧鬧和擠迫,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在歷史上,格拉那達開始有人定居,可追溯至青銅時代。這些居民先與腓尼基人、希臘人和迦太基人接觸,古羅馬時代成為一個重鎮,繼而是基督教的傳入,猶太人也開始移居至此。到公元七世紀時,格拉那達因內亂而招致外敵摩爾人的入侵。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統治格拉那達近八百年,令這個城市迄今為止,伊斯蘭教色彩仍然相當濃厚。而事實上,格拉那達要到摩爾人統治後,才發亮發光。格拉那達的名字源自阿拉伯文的Karnattah,而不是來自西班牙文裡的解作石榴的granada,西班牙人從沒有將石榴當作是這個城市的徽章。塞維爾是拜陽光之賜得以發展遊遊業,而格拉那達則是憑天然秀麗的風光,依山傍水,成為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此外,格拉那達除了背負著悠久的歷史,更具有豐富的文物遺產,有精緻的公園和花園,更有一座華麗的伊斯蘭教王宮叫「阿蘭布拉宮」(La Alhambra,一般譯作「阿罕布拉」並不正確,因為h無音),益增其獨特性。

 

第二課--阿蘭布拉宮(注2)
早上和Peggie步行去La Alhambra(阿蘭布拉宮,我們在格拉納達唯一停駐的景點。說唯一其實有點牽強,因為它還包括赫拉利菲花園、卡洛斯五世宮...等其他知名景點,因為我們也一併光顧了,所以我老以為在格拉那達我們只去了阿蘭布拉宮,明明這個宮就走到腿斷的大。),一路上的風景還挺像奧萬大的,大概是樹葉的顏色使然!和Peggie一路邊走邊聊,才赫然發現自己的露營經驗其實很多(還是她的太少?!)。(p.s.難怪像蟑螂一樣,怎麼丟怎麼活,這是從小就被訓練的結果嗎?!)


後話:其實我們真的挺幸運的(trust me, this doesn't happen to me a lot.),很多的旅遊網站都特別叮嚀:如果要去阿蘭布拉宮最好先預約或早點排隊,因為有參觀人數的限制。不過也許因為我跟Peggie一向保有“搶第一個離開旅館〞的好習慣,所以我們沒有預約也還是成功踏進了阿蘭布拉宮。

阿蘭布拉宮小簡介:阿蘭布拉宮(La Alhambra)座落在一片蓊鬱蒼翠的山丘上,是格拉那達的觀光重點,相當精采。「阿蘭布拉」是西班牙語讀音,h無音。在阿拉伯語,「阿蘭布拉」的意思是「紅城」。這王宮其實是歷代王朝的混合傑作。最早時摩爾人在此處建立城堡,其後十三世紀摩爾人在這裡建立納斯里王朝(Nasrite),國王穆罕默德一世,把城堡擴建和開始修築王宮。今日所見的王宮精華部份,主要是國王約瑟夫(Yusuf)一世及其兒子穆罕默德五世的傑作。然後是天主教徒大舉進攻,納斯里王朝戰敗投降,天主教君主作了一些改動,查理五世甚至興建了文藝復興式的王宮,並以其名字命名。
 

阿蘭布拉宮外
不知道這外牆是不是下面提到的碉堡,確定的是這是宮牆的一部份。記得當時只單純覺得這老鷹拉環實在太酷了,所以跟它拍照。噗~~~膚淺的觀光客!

 

參觀者進入王宮範圍,迎面便是一座雕堡,名Alcazbar,雖是最有歷史價值,如今則是頹垣敗瓦,只剩下石柱和台基,但仍可站在瞭望塔上眺望沃野平疇和內華達山脈的壯觀景色。  

IMG_0208.JPGIMG_0214.JPG
不知道我目前所站的位置是不是上面提到的瞭望台。不過站在這高臺上居高臨下,還亂像《魔戒》裡的洛汗國的。

PIC_0085.JPG
眼前所見的應該是很多去格拉納達旅遊的背包客都有提到的阿爾拜辛住宅區。(那是什麼?去孤狗一下吧,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們壓根沒去那,不過我想應該是歐洲每個老城市都有的舊城區。)

 

王宮(Casa Real)是藝術精粹的所在地,非筆墨所能形容,號稱「非正式的世界奇蹟」,是摩爾人想像力與藝術品的縮影,甚有高雅文化的品味。王宮猶如一座聯繫東方與西方性靈的橋樑,每個人都可以在王宮裡,找到個人對於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神話中所追尋的奇幻體驗。 首先進入王宮的麥蘇爾區(Mexuar),精緻裝飾大柱子建成的大使廳(Salon de los Embajadores),是摩爾王的會客室,旁邊相鄰的是黃金廳天井(Patio del Cuarto Dorado),沿著馬蹄型拱廊走就是黃金廳(Cuarto Dorado),天花板上有精細的木質雕刻,並鑲有象牙及珍珠。 大使廳內牆面刻滿精巧的《可蘭經》經文及裝飾,屋頂有超過八千塊木雕鑲嵌在上面,富麗堂皇,目不暇給。其中的獅子中庭(Patio de los Leones)是最狀麗的景點,中間有個以十二隻小型灰色大理石獅支撐的噴水池,周邊則是石柱圍成的拱廊環繞著整個庭院。再沿著鐘乳石拱廊走到獅子中庭的盡頭是國王廳(Sala de los Reyes)。另一頭則是雙姊妹廳(Sala de las Dos Hermanas),裡面有個五千個格子建成的蜂巢狀圓頂。另外還有皇家浴場(Banos Reales)值得一看。天花板上星型天窗會反射陽光,配合室內的蒸氣會形成室內彩虹。

PIC_0089.JPG

 

PIC_0091.JPG
我分不出來哪一廳是哪一廳,不過,看那雕工有多細?!

獅子宮
這就是傳說中的獅子宮,中庭有個由十二隻小型灰色大理石獅支撐的噴水池。

IMG_0175.JPG
這是桃金孃花園水池,等會兒請看小簡介。

PIC_0092.JPG
我知道這兩張看起來很像,但它們真的不是同一個。在這個奇妙的皇宮裡,水池真的很多,大概就如簡介所說,水對建皇宮的摩爾人真的很重要吧。

 

關於王宮裡的水道、水池小簡介(注3):「水」對於摩爾人有特別意義,因為《可蘭經》所說的「天堂」,就是「水流經過的亭閣」,因此在王宮設計裡,水是一個極重要的元素。先要感謝羅馬人在工程方面的天份,他們充份利用安達魯西亞的水資源建造了水道、運河等灌溉系統,嘉惠安達魯西亞成為羅馬帝國的穀倉。而摩爾人則將灌溉系統發揚光大引用到美學上,在王宮花園建成精緻的噴泉、池塘和水道。 對摩爾人來說,花園也是他們親密的所在,引領出所有的感官。薄荷、羅勒、有香味的植物,都是其生活的基本要素,就有如潺潺水聲伴隨著流水。摩爾人的房子通常中間有一個庭園,種滿花香四溢的植物來擋掉暑熱。以具有東方式色彩阿蘭布拉宮為例,房間的排列,使之圍著中間一個庭園,叫桃金孃花園(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個開放式的庭園,滿植桃金孃樹叢,長三十七米,寬二十三米,園內有個長方形的水池,其設計能使水池在白天都能吸取陽光,有減熱作用。庭園設計據說是摩爾人的構想,內裡除了長形水池,更有圓形噴水池。水池不是游泳池,池水極淺,但可讓其流動,其作用是調節溫度。池水又具有鏡照功能,使人心思清明。同時噴水池水花能消暑氣,所發出的水聲,絕不騷擾,而是和諧自然。事實上,納斯里王朝的王宮,「水」的重要性,反映在其周遭環境和建築方面,帶來活力和新鮮感。特別是夏宮裡的赫拉利菲花園,其水梯設計正是要讓空氣中充滿潺潺水聲,降低縟暑的煩燥。即使在獅子宮裡用一百二十四根寓意棕梠樹的白玉柱圍著的庭園,佔地長二十八米,寬十五米,也有一個雕刻極為精美的「獅子噴水池」,周圍雕以十二隻小型灰色大理石的石獅子。


PIC_0084.JPG PIC_0081.JPG
這是卡洛斯五世宮,聽說中庭中央處拍掌,掌聲會響遍整個中庭,看到其他的遊客在試,但我沒有,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那的確像是我會做的事。

 

卡洛斯五世宮(注4)小簡介:緊鄰阿蘭布拉宮有一座正方形宮殿,以西班牙黃金時代統治者查爾斯五世之名命名,是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文藝復興藝術講究左右對稱、冷靜理性,但在傳入西班牙後,西班牙的文藝復興風格,人文主義色彩不濃,帶有較濃厚的宮廷風格。而格拉那達的查爾斯五世宮,正是這種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從中可以看出注重裝飾風格的西班牙宮廷特色,稱為銀匠風格(Plateresque),為西班牙特有。西班牙的巴洛克建築興起於十七世紀中葉,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複,富於變化。但有的建築裝飾過於繁麗,到晚期巴洛克風格回歸銀匠式風格,形成西班牙特有的丘里格拉風格(Churrigueresque)。建築表面的裝飾密布,還布滿斷續的三角形飾、波浪形檐口、逆向漩渦紋飾、粉飾貝殼和花環。這種建築仍以古希臘的建築樣式為本。古希臘人以某種形式和比例建造神廟,以取悅神靈。古希臘建築中,最重要是柱體,它的粗細和長短,決定了柱體間的距離,也決定了整座建築的結構。此一時期發展了古希臘建築中特有的三種柱式的柱頭,包括陶立克(Doris)、愛奧尼亞式(Ioni)以及柯林斯式(Korinth)。陶立克式柱頭平實,沒有任何紋飾,愛奧尼亞式柱頭則是漩渦形裝飾,至於柯林斯式的柱頭雕有花草裝飾。再看如今的查爾斯五世(Charles V,有的稱為卡洛斯五世Carlos V)宮,宮殿中央,是圓形中庭,古代用作鬥牛,而中庭四周都是雙層的迴廊環繞,迴廊的大理石柱,第一層是陶立克式風格,第二層是愛奧尼亞式風格。羅馬的圓形競技場與之比較,就加多一層,叫柯林斯式風格。中庭的雙層迴廊,是設計者的匠心獨用,不僅是外觀,更顧及回音的音響效果。原來若站在中庭中央處拍掌,掌聲會響徹整個中庭,真是神奇,難怪每年夏季格拉那達的國際音樂節,其中一個表演場所就在查爾斯五世宮。 


IMG_0217.JPG IMG_0220.JPG IMG_0224.JPG IMG_0226.JPG PIC_0088.JPG
就像這樣,阿蘭布拉的夏宮--赫拉利菲花園(注5)充滿著水池、水道和比人高的灌木叢牆圍成的迷宮,好像走進《愛麗絲夢遊仙境》,一個轉角就會走出一個紅心皇后和她的方塊士兵。是整座皇宮裡,我最喜歡的地方(看照片的數量就知道了-_-:)。


赫拉利菲花園小簡介:欣賞伊斯教式設計,其一是看內外之分,內裡華麗,外表簡樸,代表內心和家庭才是真正財富。其二是分辨四種顏色,金色象徵皇室氣派,紅色象徵權力,綠色象徵極樂世界,而藍色則象徵到達極樂世界的期望。 極樂世界的構想,可見於王宮東邊的赫拉利菲花園(El Generalife),這花園建於十四世紀初,作為王室的夏宮,其後精心設計,使之一片綠意,林木茂密,輔以噴水池和潺潺清流,又植以爭奇鬥艷的繁花。摩爾人相信此處便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因為《可蘭經》所說的「天堂」,就是「水流經過的亭閣」。事實上,這裡的確有如天國樂園下降到人間。這座花園的阿拉伯原文是Jennat al-Arif,有兩個解釋,其一是「最高貴的花園」;其二是「建築師的花園」,經考證所得,可確定此花園建於一三一八年,建築師名為Aben Walid Ismail。園內植滿參天的柏樹、矮灌木、橘樹、各色花草。傳說摩爾人納斯里王朝(Nasrid)最後一個蘇丹巴布狄爾(Boabdil),常與他的情人在柏樹園(Patio de los Cipreses)幽會。園內最有名的兩棟建築是王宮(palacio)及瑞吉亞廳(Sala Regia),中間有長塘園(Patio de la Acequia)相接,牆面上爬滿了金銀花的藤蔓,樹蔭下還有長凳,可讓人坐下一邊休息一邊享受美景。長塘園裡面有很多涼亭,兩邊連接到藝廊及寢宮。天氣熱時可穿過那條千瀑水道(Camino de las Cascadas),水道兩旁設計了很多瀑布,保證消暑。
 

 

從第一天的馬德里到現處的格拉納達,覺得,西班牙的建築是古老且龐大的,卻沒有法國城堡給人的霸氣,我喜歡城牆那種老舊斑駁的味道。阿蘭布拉宮確實讓人驚艷,風格有點像埃及,尤其是水道和獅像的部份。柱子都是大理石雕成的,天花板有個八角星,這難道跟猶太教有關?話說回來,在格拉納達一直提到的摩爾人(注6),你們到底是誰?

 

摩爾人小簡介:格拉納達的輝煌史,就是摩爾人在西班牙的輝煌史。西元711年,摩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在阿爾罕布拉山上的西哥特小鎮格拉納達建立了第一個據點,從此開啟了伊比利亞半島上長達781年的阿拉伯文明。西元9世紀,科爾多瓦哈裏發王朝覆滅,格拉納達逐漸成為摩爾人統治的中心。1238年,默罕默德·本·尤素福建立納賽爾王朝。但西班牙中北部的天主教勢力此時也已經逐漸壯大,並在天主教雙王伊莎貝爾和費爾南多的率領下不斷奪取伊斯蘭教徒統治的土地。而在格拉納達的宮廷內部卻紛爭不斷,實力大大削弱。1482年,蘇丹哈桑公然與卡斯蒂利亞王國對抗,給了天主教軍隊進攻這個最後的摩爾人國家的口實。1492年,在經過兩年的圍城後,納賽爾王朝最後一位蘇丹阿卜杜拉宣佈投降,含淚走出阿爾罕布拉宮。(好像...也還是沒有告訴我到底誰是摩爾人,所以是...阿拉伯人的前身嗎?)

 

 

後話:說了那麼多,Peggie, 妳知道當時我們在格拉納達唯一沒做的事(應該也不算唯一,但是是很重要的事)是什麼嗎?那就是吃當地的名產。看了簡介妳就知道我們當時到底錯過了什麼好料!(整個寫到有點生氣,氣自己怎麼去了好像沒去一樣。)
格拉納達風味美食簡介(注7):一般西班牙料理的最大特色,是料多、豐富和新鮮。至於格拉那達,其菜餚特色可說結合是安達魯西亞與阿拉伯的烹調方式,加上靠海之利,有很多海鮮類食物,以及可找到便宜而好吃的北非料理和阿拉伯茶屋。最特別的食譜有燉豆;冷湯(Gazpacho);特式聖山奄列(也就是omlette,台灣說的烘蛋)(tortilla sacromonte);酒煨蝸牛(Caracoles)及牛腦煎餅(sesos a la romana)等。至於聖山奄列,眾所周知,西班牙奄列(tortilla)巨大無比,有的厚達三公分,用料包括一杯橄欖油,四隻雞蛋,三個剝皮薯仔切片成二公分厚以及一個切片洋蔥。而如今吃的特式奄列,來自聖山,那是格拉那達一個吉普賽人聚居的山區,所以帶有吉普賽人的風味,不加火腿,而是改用牛腦,不妨一試。當然,少不免要配一瓶西班牙特產的雪莉酒。西班牙語稱為Jerez的雪莉酒是一種白葡萄酒,經常被視作飯前酒,其獨特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西班牙稱此酒是「裝在瓶子裡的陽光」。

 

回到旅館整裝待發時已經近中午了。我們領了行李,步行前往巴士站,準備向下個地點--Córdoba(哥多巴)挺進。巴士站候車大廳的周邊佈滿了各式的小店舖,供遊客買紀念品或填肚子。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們佔了一個只剩三張椅子的正方形餐桌等車,Peggie把她的大行李包放在我對面的椅子上托給我看管就去上廁所了,我的大烏龜背包則放在腳邊。依照習慣,我拿起了筆記本記錄起今天的行程及遊玩的心情。Peggie回來後,問了我一個奇怪的問題:「我的包包呢?」我直覺的回答:「在那阿~」Peggie:「沒有阿。」(你不是在開玩笑吧?!行李被偷了!!!就在我的眼底下!這,情何以堪,砍頭都沒得還!!)我低頭從桌底看向對面的那張椅子,橘色的亮眼包包還真的不在那張椅子上。我這時隱約對幾分鐘前在桌子旁鬼祟磨蹭的黑人有了印象,許是他牽了羊?!我記得當時寫字正專心的我還抬起頭來隨意瞄一下四周,他手邊有一個很大的旅行箱,以為他也是乘客只是從我們的桌子旁邊擦身,便沒有特別留意,殊不知...。(也許那時他正在摩拳擦掌準備下手了!)Peggie很鎮定的說:「我去廁所找一找好了,搞不好他找不到貴重的東西會把包包跟衣服丟在廁所。」接下來我們兩個就分頭在這兩層樓的車站裡四處狂奔,東張西望,甚至還報了警,希望偷拿包的賊還沒走遠。一直讓我們找到上車前,都沒有下落。Peggie最後很沈重(應該也很沈痛)的決定搭我們該上的那班車,繼續旅行。她的理由還是一樣理性:「裡面除了相機的充電器、爸媽買給我的MD外,只有衣服。重要的證件、錢跟車票都不在那個包裡,重要的我都背在身上了。所以,我們繼續吧。」然後一滴眼淚都沒有掉的跟著我上車。

 

在出發前就已經耳聞也被一再警告:西班牙的扒手很多,尤其是馬德里,一定要小心。我們安然的渡過了在馬德里的四天三夜,正想說「最糟糕的都過了也沒怎樣」的時候...唉~該來的還是來了,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過,是我的道行根本也太低-_-")原來,格拉納達給我們最大的驚喜是這個!

 

後來不斷的在想,她的包包真不應該放在椅子上,一個連我直視(被桌子擋住)、彎下腰(在椅子上)都看不到的尷尬高度。而我也實在不應該寫筆記寫到鼻子貼桌子,好像連發生爆炸都要半晌才回神的專注,不過就是個無聊的筆記罷了!真是學一次乖,是說一定要用這麼震撼的方式嗎?!後話:Peggie, 雖然我已經道過歉,我們也好手好腳的回到法國,現也都回到台灣了,事隔多年,我還是對於“把你的包包搞丟“這事過意不去,請容我再次誠摯的向妳致歉並致意,謝謝妳那麼寬容又理性,換作是我,也許都割耳朵了也不一定。妳後來跟我說:「好險不是自己一個人旅行,還有妳在。很多東西,兩個人用一份也勉強過的去。」真是讓我感到汗顏,因為我其實也想跟妳說:「好險妳是妳,是這樣理性又堅強地面對問題的妳。」


 

【延伸閱讀/注】:

注1. 資料來源:格拉那達概述--天然秀麗的風光
注2. 資料來源:精彩王宮--非正式的世界奇蹟
注3. 資料來源:王宮與水
注4. 資料來源:查爾斯五世宮--西班牙的文藝復興風格
注5. 資料來源:赫拉利菲花園--天上樂園降人間
注6. 資料來源:格拉那達歷史文化
注7. 資料來源:格拉那達美食--特式聖山奄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y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